各相关学院、全体师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期面向全省高校学生开设2024-2025学年第一期高等教育人工智能通识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培养人工智能思维方法。学习人工智能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基础知识,多角度理解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思维方法。
2.掌握人工智能基础逻辑。学习人工智能设计思维与原则、机器表示方法、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的构造和原理等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
3.培养跨学科交叉意识。学习人工智能常用开发语言和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了解人工智能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4.树立科技向善价值导向。了解人工智能面临的伦理挑战,如隐私保护、责任归属、就业影响等。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展望其未来趋势,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向善的价值观。
二、课程安排及观看方式
本期人工智能通识课共12课时,自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起,每周一、三、五下午2:00—2:50通过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官网(https://mskzkt.jse.edx.cn/)和“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微信视频号直播授课。具体课程内容及安排详见附件。
三、具体要求
各学院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课程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加强宣传。具体要求如下:
1.计算机学院专项组织:计算机学院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师生集体观看人工智能通识课,并在观看过程中适当记录,作好资料存档。
2.鼓励其他师生自主参与:其他对人工智能通识课感兴趣的师生,请通过以上所述观看方式自主安排时间进行观看。
附件:2024-2025学年第一期人工智能通识课课表
教务处
2024年12月6日
附件
2024-2025年度第一期人工智能通识课课表
课次 | 上线时间 | 主讲 教师 | 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 |
第一篇 人工智能简介 | ||||
第1讲 | 12月6日14:00—14:50 | 刘青山 | 解锁人工智能 | 简要介绍人工智能(AI)的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弱AI、强AI)以及它在现代科技中的位置。 |
第2讲 | 12月9日14:00—14:50 | 沈建华 | 人工智能的 力量 | 探讨人工智能为何成为时代需求,其对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并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电子、自动化、物联网、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的融合案例,说明学习与应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
第二篇 人工智能算法原理 | ||||
第3讲 | 12月11日14:00—14:50 | 陈景强 | 人工智能设计思维与原则 | 介绍设计人工智能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包括模块化设计、可扩展性、安全性等。 |
第4讲 | 12月13日14:00—14:50 | 刘倩 | 知识表示 与推理 | 讲解如何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表示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和决策。 |
第5讲 | 12月16日14:00—14:50 | 龙显忠 | 机器学习基础 | 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算法类型(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等)及其应用场景。 |
第6讲 | 12月18日14:00—14:50 | 倪康 | 深度学习探索 | 深入解析深度学习的原理、网络结构及其在复杂任务中的应用。 |
第7讲 | 12月20日14:00-14:50 | 徐康 | 自然0语言处理 | 讨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何使机器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包括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 |
第三篇 人工智能开发语言 | ||||
第8讲 | 12月23日14:00—14:50 | 薛景 | 人工智能 开发技术与工具 | 概述人工智能开发的基础技术栈,包括编程语言(如Python)、开发环境、常用库和框架等。 |
第四篇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 | ||||
第9讲 | 12月25日14:00—14:50 | 陈志 | 大语言模型与 对话系统 | 聚焦大语言模型(如GPT系列)的发展、应用及挑战,以及构建对话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五篇 人工智能融合案例 | ||||
第10讲 | 12月27日14:00—14:50 | 王珺 | 智能通信:AI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 展示人工智能如何优化通信网络、提升用户体验、增强数据安全等。 |
第11讲 | 12月30日14:00—14:50 | 王强 | 智能视觉:AI在视觉处理中的应用 | 探讨AI在图像识别、视频分析、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
第六篇 人工智能伦理与法治 | ||||
第12讲 | 1月3日14:00—14:50 | 陈媛媛 | 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创造探索和未来趋势 | 讨论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及相关伦理、法治与责任。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创造,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我们将持续探寻,共同期待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