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在线

导航

  • 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部门领导
    • 科室设置
    • 人员概况
  • 支部党建
    • 党建动态
    • 学习材料
  • 制度流程
    • 管理制度
      • 学籍管理
      • 教学运行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非学历教育管理
    • 办事流程
  • 教学成果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材建设
  • 实践教学
  • 常用下载
    • 教学研究科
    • 教学运行科
    • 考试管理科
    • 实践教学科
    • 学籍管理科
    • 非学历教育管理科
  • 教务半月记
  • 学生服务
    • 课表查询
    • 调停课查询
    • 教学信息系统
    •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 毕业实习智能管理平台
    •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 爱博平台
    • 爱课程
    • 尔雅课程
    • 高教社下载
  • 教师服务
    • 教学评估系统
    • 教学信息系统
    • 课表查询
    •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 毕业实习智能管理平台
    •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 网络阅卷系统
  • 教学日历

【防疫】做到这些,你也可以成为“网红”教师:来自公共管理学院老师网络教学经验分享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0-04-11浏览次数:1598

人力资源部 报道


我校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了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两位“高人气”教师分享他们的直播教学经验。

开启幕课堂+互动教学探索

分享人:金晶,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学期负责2017级行政管理1.2班《城市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城市管理学》课程组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统一部署,开启幕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首先,在教学目标定位与课程准备方面:《城市管理学》课程组结合教学条件和资源优势,旨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图景。课程组开展线上集中备课,进行了人员分工和任务分解,结合在线课程教学设计研讨,构建了幕课堂+互动学习路径,确保疫情期间教学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其次,在教学模式设计与教学功能构建方面:《城市管理学》课程组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有效结合不同资源平台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开展教学功能的拓展探索。运用“幕课堂+南审直播平台+班级微信群”的互动学习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再次,在教学过程整合和教学效果反馈方面:《城市管理学》课程组充分运用中国大学幕课MOOC平台的“幕课堂”教学功能,综合平台服务特质,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过程整合,并积极开展教学反馈调查,促进师生共同建立良性教学反馈和改进机制。通过幕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索,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通过课前导学、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重点难点讲解、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程性考核等方式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保证了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p4y1C7rU?pop_share=1

 

 

课程思政入耳、入脑、入心,将“大理论”讲出“实效果”

分享人:左昌盛,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师,本学期作为课程组成员主要承担本学院本科生《公共经济学》和研究生《电子政务》,以及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政府与治理创新》三门课程。网课实践中,坚持“三维一本”的原则,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本: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自律;三维:是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理念。做好课程思政,线上云教学和线下搅动课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公管院各课程组长期坚持磨课,资深教授传帮带的作用实现了“互联网+”的乘数效应。让课程思政入耳、入脑、入心,将“大理论”讲出“实效果”。现在的学生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课程直播把“我”变成“我们”,拉近师生距离,在思想的提升和传播中实现同频共振。课程思政强调的是润物细无声。例如把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的融合。在《公共经济学》导论中讲到政府与市场变动中的平衡时,分析这次抗击疫情的中国治理成功密码在于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优越性,强化学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d7c7?pop_share=1

 (转自学校新闻网)


南京审计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7120号-4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